自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開展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形勢和疫情常態化的沖擊,通號建設集團堅持貫徹落實股份公司決策部署,堅持戰略引領、靶向發力、跑表計時,毫不動搖深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截至2021年底,改革三年行動136項改革舉措完成率達80%,2021年營業收入、凈利潤、新簽合同額同比增幅分別為34%、8%、6%,企業內生活力動力不斷激發,品牌知名度、市場影響力得到大幅提升。
靶向發力,咬定改革不放松
擂動“鼓點”,舉一綱而萬目張。自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工作開展以來,通號建設集團牢牢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立高志遠、系統謀劃,研究制定《通號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改革三年行動工作清單(2020-2022年)》,明確改革目標、重點任務、改革措施、時間節點及責任人,掛圖作戰,從上至下各級企業陸續成立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主動作為,積極參加國資委國企改革月例會,截止2021年底,公司中層及以上領導累計參加達800人次,覆蓋5家重點子分公司,緊跟國資委、股份公司改革步伐,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意識,全面打響改革戰役。
疏通“堵點”,厘清主體權責邊界。一是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堅持“一以貫之”,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有機統一起來,充分發揮公司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董事會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經理層謀經營、抓落實、強管理的作用,全面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二是全面實現子企業董事會應建盡建、配齊配強,推動董事會規范運作,制定《董事會授權管理辦法》,《關于加強子企業董事會建設》《落實子企業董事會職權》《外部董事履職保障》等工作方案,依法落實董事會各項權利。三是大力推行任期制與契約化管理,將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作為市場化經營機制建設的“牛鼻子”工程,將通號建設集團本級、子子分公司經理層100%納入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范圍,實現“兩書一協議”100%簽訂,明確考核標準與退出條款,突出強激勵、硬約束,全方位壓實經營責任。
解決“難點”,瘦身健體謀發展。一是持續推進總部機構改革。通號建設集團本部管理部門由16個調整為10個,壓減幅度為37%,統籌推進重點子分公司機構改革,優化公司職能部門數量,建立健全精干高效的總部樞紐,進一步提高工作運作效率。二是“兩非”剝離成效明顯。強化高位推進,制定任務清單,實行銷項管理,統籌推進通號創新浙江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吸收合并及賀州通號裝配式建筑有限公司“兩非”剝離,2021年度兩家企業均已符合“基本完成剝離”驗收認定標準。三是加強參股企業管理,制定參股企業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參股企業管理,完成北京通文文化有限公司45%股權退出,達到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的目標。
雙向激勵,為有源頭活水來
以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為目標,以進一步深化“勞動、人事和分配”三項制度改革為抓手,堅持依法合規、積極穩妥、公正公開原則,破解難點,進一步釋放“人和”優勢,激活高質量發展的一池春水。
解決“進”與“出” ,深化勞動用工市場化改革。2021年通號建設集團開展內部公開競聘崗位284個,競聘成功崗位230個,其中通號建設本級各職能部門51個中層及以下管理崗位、以及經營開發中心10個業務崗位參與競聘142人次,競聘上崗57人。根據競聘結果,對無法勝任工作的人員,進行轉崗或培訓;對不服從轉崗或經培訓仍不能勝任工作的人員,切實執行“淘汰”機制,逐步打破國企“鐵飯碗”。通過官微、專業類人才網站以及校園宣講會推薦等引進和宣傳渠道開展招聘工作,2021年度通號建設共引進社會人才126人,應屆生畢業生人才88人,市場化招聘率達到100%。
解決“上”與“下” ,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號建設集團堅持機制先行指導實踐,先后研究制定了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工作方案、崗位聘用合同、崗位說明書、決策主體權責清單、經營業績責任書、任期制與契約化考核管理辦法、薪酬管理辦法等配套制度,高質量、高標準、高效率推進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工作;截止目前,通號建設本級、以及7家重點子分公司共計43人次如期完成《崗位聘任合同》、《年度經營業績責任書》、《任期經營業績責任書》簽訂;完成集團本部及所屬6 家企業中層共計97個崗位公開競聘,不僅影響收入“能增能減”,更影響職務“能上能下”,打翻了干部“鐵交椅”。
解決“增”與“減”, 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強調突出市場規則,優化薪酬分配機制,力促收入“能增能減”。一是探索崗級分離方式,薪酬向基層、骨干、技術和科研人員傾斜,徹底改變平均式的薪酬分配機制,實行全員績效考核、建立薪酬與業績(貢獻)相掛鉤機制,員工個人獎金分配與績效考核結果緊密結合。二是推行“多通道”的差異化薪酬管理,將市場經營人員的薪酬從整體分配體系中獨立出來,實行經營人員“低基薪+高績效”分配模式,充分調動市場經營人員工作積極性,通號建設新簽合同額連續五年圓滿完成上級下達的年度目標,經營薪酬體系改革成效顯著。
定向突破,立根原在破巖中
通過改革三年行動,通號建設集團治理體系日趨完善、生產經營、項目管理能力水平不斷精進;聚焦主業主責,鐵路、軌道交通業務板塊持續突破;突出轉型升級,設計引領能力、綠色建造能力不斷增強;拓展新領域,“兩新一重”新興業務有效突破。2021年,集團公司獲湖南省“守合同重信用”、長沙市建筑施工“AAA”綜合信用企業、中國施工企業協會信用5星級企業、2021年建筑優秀企業、優秀施工單位。
“12555”發展戰略全面構建。立足軌道交通及智能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總承包業務,以“國內一流工程總承包集團企業”為核心,構建起“12555”總體發展戰略,聚焦設計咨詢、投資開發、工程總承包、綠色建造、運營管理五大業務板塊,著力提升經營開發能力、工程總承包綜合服務能力、全產業鏈資源整合能力、科技創新研發能力、現代企業治理能力,戰略引領作用日益強化。
市場經營成效顯著。立足區域優勢,深挖內外資源,不斷拓展“朋友圈”,與一大批大型央企、地方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拓展市場空間,為后續深度經營打好“前哨站”。在鞏固大房建、市政、管廊、裝配式建筑等傳統項目基礎上,成功中標福建莆田新能源產業創新示范項目,打造EPC樣板試點工程,實現了“新基建”板塊的零突破;借助在建項目優勢,滾動開發項目大幅增加,經營模式不斷優化,設計咨詢在市場拓展先發性作用突顯,成功中標高明畫廊碧道、云南安寧產業園等設計、施工總承包項目,規劃設計引領模式助力經營開發突顯成效。2021年集團公司新簽合同總額上年同期增長34.24%。
科技創新再創新高。2021年評選出首批科技專家20個;將技術中心職能下移至長沙設計院;新增BIM工作站4個,獲得國家和省級BIM獎4項;聯合湖南大學重點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領域的技術開發;新增授權專利27項,其中發明專利10項,獲得省級工法5項,順利通過“高新技術企業”的再次認定。
不忘初心 紅旗已指先鋒路
為加快推進改革發展,推動黨建工作融入公司治理、生產經營、項目管理,通號建設集團黨委印發了《黨建創新拓展行動 12345 活動方案》等方案,構建“1+N”整體推進的工作機制。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打造“理論、實地、特色”三種線下課堂,加快推進企業黨建改革發展新路子,形成了黨建改革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發揮政治優勢,提升改革實效。深化落實“兩個一以貫之”要求,修訂了《“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辦法》《黨委會議事規則》,制定重大事項決策權責清單,統籌推進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落實“第一議題”機制。聚焦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用好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組織生活會、“三會一課”和書記講黨課等載體,將理論學習成果與黨建管理、生產經營等工作相結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改革行動。
謀篇黨建格局,齊創改革新局面。進一步整合業務監督、審計監督、內部巡察和紀委“再監督”,構建“大監督”體系,及時發現和堵塞管理漏洞,提升管理效能。以項目建設的重點、經營管理的難點等作為主攻方向,在 7 個重點項目開展主題勞動競賽;制定黨 建品牌創建方案,分級分步開展黨建品牌創建,著力打造 “一 支部一特色”;創建 6 大黨建特色品牌,明確 5 項實施步驟,同 步建立動態管理、考核評價機制,持續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